Friday, June 3, 2016

現金為王

上篇提到我的理想資產組合的資產分佈,其中現金占30%。為什麼我要預留30%現金,以及這個比例是否過高呢?

現金佔比較高主要還是為了風險管理,充足的現金除了能夠應對流動性不足的危險之外,還能夠讓我在市場出現恐慌的時候出擊。目前本人面對的風險主要來自之前買下的大額人壽保險,因為保費金額大,一般都是通過私人銀行融資,我亦唔例外。這筆貸款的利率是LIBOR1%LIBOR是浮動利率, 有時會隨市場變化而大幅變動。香港的隔夜拆息就曾經高過一百厘,因此我決定保留相約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。其實,如果大家留意企業的資產負債表,你會發現很多公司都是既有負債亦有大量現金,個人財務亦應如此運作。

保留大量現金的壞處除了拉低總體投資回報外,還會被通脹蠶食。本來打算通過投資REITS和短期money market fund保值,一方面可以收現金股息或利息,另一方面價格的波動亦較低。但後來決定唔做,因為MMFyield實在太低,買賣仲有交易費用。REITS雖然回報較高,但股價始終不太穩定,同樣受利率走勢影響,而且會降低整體流動性。最後決定將一半的現金進行期權操作,利用沽出短期VOO價外認沽期權的策略,賺取期權金。以上月做的合約為例,年化利率大概有7%左右。接貨並不是操作的目的,但即使接貨也沒所謂,因為VOO本身係一籃子優質資產;而且接貨後,亦可以沽出同等數量的價外認購期權賺取期權金,以及回升的波幅。

這兩個星期繼續通過期權調整組合資產:
沽出VWO的認購期權(當時股價大概US$33左右):
行使價:US$34
到期日:6月底
期權金:US$0.5
截止昨晚美股收市,VWO的股價為34.04, 或者有機會成功沽貨。想賣走這隻ETF的原因主要是總資產裡面,中國股票占了接近40%, 其中內銀股又占了大部分,而我對內銀的壞賬非常擔憂。

沽出中移動的認購期權:
行使價:HK$92.5
到期日:6月底
期權金:HK$0.5

沽出盈富基金的認購期權:
行使價:HK21
到期日:6月底
期權金:HK$0.3
現價已經高於行使價,等待沽貨中。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