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果一直是自己的主要倉位,除了正股之外,還持有行使價$180 的long call和行使價150的short puts。10月中市場開始出現大波動,考慮到Call options能夠繼續享有股價上升的好處,因此在$207左右 沽出一部分正股。后來業績公布后,因為guidance低于市 場預期,股價立馬暴跌,連$180的long calls也變成廢紙。一輪波動后,股價開始穩定在170- 180之間,自己對蘋果的看法沒變而且想補回之前沽出的正股, 因此沽出同等數量的put spread,行使價分別是$170和$155。 自己的想法很簡單,即使真的以$170接貨,自己也賺了$47, 加上有$155put的保護,風險可控。
前天蘋果突然出盈警,由于大陸宏觀經濟和貿易戰的影響, 下調本季度的收入70億,導致股價一下子暴跌10%到$143。 這樣一跌,等于我的call spread的虧損是$13左右(扣掉收到的期權金)。另外,$ 150的short put也變成in-the-money,每個option虧$7 。問題是情況會繼續惡化嗎?
我自己的想法依然不變,主要理由如下:
1) 蘋果的核心和未來成長動力是持續擴張的用戶基數, 即使新手機的價格過高而銷量不濟, 但是目前看不到現有的用戶轉換其他手機品牌。 恰恰是蘋果手機的質量太好, 即使是前幾代的蘋果手機仍然能夠良好運作, 延遲了用戶更新手機的時間。Cook也講了, 用戶基數還在持續增長,并且推動服務收入的上升。
2) 出問題的市場是大陸,因素很多,不純粹是蘋果的問題。 從蘋果在其他主要市場和其他產品(手表和mac)繼續保持良好增長, 可以看出端倪。
3) 在一輪大跌后,現在的風險是高了還是低了呢?目前蘋果的市值是6 750億左右,扣掉賬上的凈現金1300億,企業價值等于545 0億。蘋果上財年的凈利潤是600億,自由現金流是650億。 中國占總業務的20%,假設沒了中國市場的一半,那么利潤還有5 00-550億吧,等于10-11倍PE。只要能留住客戶, 繼續通過股份回購和股息回饋股東,每年9-10%的回報是很穩妥 的。
目前的估值說明市場先生不對蘋果抱有希望,這樣反而對未來有利, 只有實際情況比市場的悲觀估計好,股價的提升反而更大。 股價或許會繼續尋底,但是在目前的價位上, 我不覺得長期投資者需要太過憂慮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